
人間最美四月天,春暖花開,草木吐綠,氣候溫暖宜人,萬物都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春季作為冬季風和夏季風轉換交替的季節,天氣時寒時暖,氣壓也時高時低。四月是春季最后的階段,從二十四節氣來說,包含有清明和谷雨兩個節氣,天氣忽冷忽熱、變化無常。
俗話說:“春天孩兒臉,氣候常變多”,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個季節的氣候特點再恰當不過了。春季也是呼吸道疾病、腹瀉、感冒、口腔潰瘍等疾病的高發季節,但不要驚慌,這些都是正,F象,尤其是清明過后就意味著春季接近尾聲,開始準備迎接夏季的到來,換季的時候身體是最容易出現毛病的。
為了預防出現這些換季毛病,記住以下五個要點很有必要!
養生重在養肝
傳統的養生理論認為“春與肝相應”,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肝臟有密切關系。所以,春季的養生保健方法應以養肝為主。如果肝功能正常,人的氣機就會通暢,氣血就會和諧,各個臟腑的功能也能維持正常。
飲食清補為主
清明期間,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之際,亦日漸趨暖,所以天氣一會兒陽光燦爛,一會兒陰雨綿綿,人體常會出現四肢麻痹,在湯品調理中,除了要利水滲濕外,還要適當補益,因而養血舒筋最為重要。
忌食“發物”
清明節氣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復發之時,如關節炎、哮喘、精神病等,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發的食物,所謂“發物”,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、發毒助火助邪之品,如海魚、海蝦、海蟹、咸菜、竹筍、毛筍、羊肉、公雞等。
防止高血壓復發
清明節前后,人們的情緒波動較大,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,由于過于懷念親人,寢食不安,極易造成血壓升高。因此,高血壓患者應當盡快減輕和消除異常情緒反應,保持情緒穩定。
注意“病從口入”
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,發生扁桃體炎、支氣管炎、肺炎;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,如白喉、猩紅熱、百日咳、麻疹、水痘、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季節,因而要認真注意天氣變化,增減衣服,以及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,尤為注意“病從口入”。
有道是靠醫生不如靠養生,靠醫療不如靠食療,掌握四月的飲食指南也很有必要。
四月的飲食應以柔肝養肺健脾利濕補腎、調節陰陽虛實為主,要注意飲食適度,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,須定時定量,防暴飲暴食。
應多吃些護肝養肺、溫胃祛濕的食物如薺菜、菠菜、韭菜、西紅柿、地瓜、白菜、蘿卜、土豆、銀耳、薏仁、黃芪、山藥等,燕麥、蕎麥、稻米、扁豆、薏仁、花生、黃豆、葵花子等營養豐富的種子類食物也可以多吃。少吃辛辣、油膩、大寒之物,如辣椒、肥肉、海魚、海蝦等。